自幼体壮多小病,且每个成长阶段都需要去帮衬一下大夫,当然都是小灾小病,如感冒发烧之类。以前不懂,怎么每年都要感冒个五六次以上,上天怎么老是跟我作对?虽心有怨言,大抵是年幼学士有限,只能作无解方程式待之。
后来,随着年级渐长,可以阅读到的书也就越多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个观点:
“偶见发烧感冒是好的,完全是正常的现象,可以排毒,降低患癌症的风险;还能加快新城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
于是便没有那种患得患失的惆怅心理,整个人乐观了很多。可是,有一次,就是感冒之后,看过西医,吃过西药,依然还有头重脚轻、鼻塞和咳嗽的症状、没想到,第二次去看同一个医生,还是打一样的点滴,开一样的西药,奇怪,就是不能断尾,甚是烦忧。
回家的时候,好像我偷看的的大人的事书里有一本中草药的方子的小书,依稀记得那是蓝白相间的封面,也不算很厚,约莫三四百页的样子,目录页分内科、妇科、小儿科、杂症来介绍方子。现在很纳闷,就是想不起具体的书名倒是和这本药书在一起的书,我每一本书名都记得,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不记得谁的《说唐》、《薛刚反唐》、《罗通扫北》等,还有几本开头结尾被撕掉的我就没怎么看了,有书名的四本至少看了3遍以上。
借用以上评书小说里常用的话,叫“闲话少叙,言归正传”,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后来就是在那本中医的书上找到了一个治疗感冒后遗症的方子,其时有四味中药,这里就不便公开,都是性平的药,花了一块几角钱(那是应该是99年左右,物价还是很便宜的,我记得小时候一分钱我还能跟我们村一位孤寡老人的挑货郎买到一颗陈皮糖),大概是用三沓砖架起来烧火灶把几乎倒满水的中药堡里边药汁熬成一碗水之类,用同样的手法喝过两次,身上出了一些汗,翌日起来,就能顺畅地如纵享丝滑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了,头也不再混混沌沌,感觉精神了。再过几天,其他症状也消失了。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受益于中医。自此之后,我开始对一些中医的书便有了兴致。只是,身处落后的农村,教育资源本来就极其落后,身边能用于课外阅读的书更少,所以那时候除了语数英这些科目,课外书几乎是没有的。大概是六年级的时候,由于同学的邀请,我才知道隔壁村新办了一个文化楼,书还有模有样,几个架子,也算得上是五脏俱全了,类目也比较杂,估计是他们村里人捐书或者到旧书店批量采购的,刚刚好也有我感兴趣的医药书,我也是去光顾了几次,由于快升学的缘故,时间比较紧张,后来再也没去过。
因为后面我考上了镇子上的中学,而不是村里那个叫“鸭屯”的初级中学,在镇上,有一家电影院,电影院旁边,有三家店。一家是理发店,美其名曰:拉登理发。现在想来,也颇为拉风的。一家是旧书摊,剩下一家也是旧书摊,读初一后压力没那么大,几乎每周都是光顾一下,那时候一顿饭钱是两块五,两菜两肉,在学生餐里已算得上丰盛了,旧书大概是也两三块钱一本,每顿饭省五毛一块的,周末就可以抱几本书回家了。
至今我敢号称我们村藏书“首富”,还有一部分中学时代省吃俭用留下来的旧书。此乃后话,按下不表。而这批书里,刚好有一部分是中医和气功的,都有简单翻阅,只是无人指导,也只是随手看看,便扔在一旁。欣喜的是,这正是那段难忘的经历,给我对中医的认知和理解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对很多一些专业术语和词汇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比如“医易同源”“天人合一”“奇经八脉”“任督二脉”“五行生克”,等等。
所以呢,有这段经历,我一直主张,多给后生晚辈留下一点精神食粮,总比留下一副骨牌,两颗色子,要高明的多(旧农村尚赌之风极盛)。我不是出身于书香世家,不知从那一代起“世隶耕”,但幸运的是,在我刚懵懵懂懂对3500个常用汉字还未全部认识的时候,刚好遇到我的兴趣,那就是散发着悠远而迷人书香的精神食粮。再往回看,它成了改变我人生道路上忠诚的伙伴。
写在前面。刚好也是机缘契合得很,我在2021年建了这个网站,当时的想法是记录一些一上而过的想法、捕捉生活中值得留下的片言只语、分享读书学习心得,以供将来查阅。而现在为什么说自学中医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时机呢?
因为这时候我既不经济窘迫,也不算宽裕。如果我还在为一日三次或者碎银几两而奔波,我自是无心向学,更别求索提烧脑又枯燥的中医了;相反呢,我如果月入六位数,我还学个锤子哦,将来请专业医师做管家都可以。
也差不多了,快11点了,也就是中医说的子时,胆经当值了,早点洗洗睡了。真是岁月不挠人啊。
2022年10月19日,写于白云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