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2017年12月28日星期四。夜。广州。晴。
之所以去看《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是因为最近几年有个习惯,每年至少要看一到两部有启发意义的电影。2016年看过的《你的名字》我还记忆尤深,本来今年出了续集《烟花》,据说剧情和影评都太烂,讲中学生情情爱爱的,没什么有深度的内涵,所以也就死了这条心。上一两个星期看的《奇门遁甲》也是烂到不行,如果要吐槽,岂止洋洋洒洒一万言?
第一次接触《寻梦环游记》,是在最近的朋友圈。口碑不错,都说是天堂很美,我就冲着那个所谓的“天堂”而去,看完才了解,那根本就不是天堂,而是亡灵世界,是平行世界的一种。这个区别很简单,因为天堂,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文明中,都是圣洁的,像歌神德拉库斯这种人渣这么可能出现在天堂?天堂和人间的关系是不同空间上的上下分层,而平行世界与人间(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同一高维空间的不同折叠平面空间。不过,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我是彻底被这部动画片给震撼了。
之所以用“震撼 ”这个词,就足以说明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感动,因为这是浅层的,更多的是,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启迪,它是深刻的,不仅关于哲学,关于人生,还关乎认识。所以,我想从这部动画片的画面,剧情,思想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收获。从更深的层次说,应该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说的。
首先被震撼的是它的画面,尤其是米格进入亡灵世界是的场景,太美,美的无法形容。据说,制作这个场景,使用了870万只灯光,2700万个物体,没有又花钱渲染一帧需要1000个小时,为此皮克斯的灯光团队和RenderMan渲染团队优化了场景每帧需要450个小时,接下来又优化到每帧需要125个小时,于是皮克斯开发了新的程序Baking System,最终将渲染时间控制在每帧55个小时,也就是我们眼中的一秒,就是他们渲染一天的成果!
这正是这些制作过程的客观,以这样的一种崭新的形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主观视觉盛宴,从而引发我对世界观的新的思考。世界观的意思,也叫宇宙观,它是主观的,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基本问题是对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出不同回答,从而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层面所认为的。而我是比较离经叛道的,从高二接触马克思主义开始,书曰唯心主义不好,好,我就去看唯心主义;书曰形而上学不好,我就去看形而上学;书曰有神论不好,我就去看有神论。因为书是死的,它只是告诉你什么不好,而不是证明什么不好,或者不启发你去思考它为什么不好,所以,读书要存在一种怀疑的态度,否则没有思考的读书,是没有任何收获的。当然,在这点上我也承认关于世界观的定义是对的,那么问题来了,世界观所指向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所以它不仅仅是包括多数人认为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主观精神世界也是包含在里边的。这几年,我一直对两个概念很感兴趣,却因学识见地有限没法窥破天机。这两个概念是:四维空间和平行世界。
我曾经尝试从中国先哲著作的片言只语中寻觅,从西方文明思想宝库中索求,从现代科学中探索,而几乎一无所得。因为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境遇,如果是局限于传统三维世界的观点看,我之前有一段依稀的记忆的经历,我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一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更是找不到答案。
所以,问题来了,片中的这个场景引发了我对四维空间的思考。
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四维世界里,而不是三维世界。
但是,传统的观点对四维空间的解释是干瘪的,站不住脚的,它是把长宽高三维轴加上时间轴简单的相加,就构成了四维空间。这是不对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不对的。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时间一直存在于一维二维的世界里,为什么来到三维的世界它能作为独立的一维而存在?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说,那就更不对了,因为长宽高这三个维度都属于客观的,而时间这个维度是主观的,这说明这个状态也是不可行的。时间是什么?时间其实是不存在,它不是一种客观实在,它是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和实验,服务于历史和实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而发明的概念性尺度。换言之,时间不过是人类的错觉。
所以,这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我们一直生活在四维空间的世界里,这四个维度分别是:客观物质,主观意识,时间,空间。这看起来很荒谬吧?你怎么可以拿一部科幻片甚至动画片来说事?不管处于何种世界观,其实,都有个大前提:我们的主观认识并不能全部正确全面反映对我们主观所指向的对象的认识。这个主观所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主观存在,并且受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影响。换言之,可知论是有条件的,是有限的,不管前推五千年还是后推五年前,这个认识也是成立的。
所以,对剧中米格进入平行世界的场景,我是深刻理解的。在平行世界里,空间是共享的,以我们主观所感知的同一空间而已,在每一个断断续续而接近同时的时间轴上,你不可想象,此刻有多少未命名的文明在穿越你的身体,而你,只是无法感知得到它,正如它也无法感知得到你。你和它所认为的客观物质是共同占据同一空间的,相似的一点是,它能感知它的物质世界,你也能感知你的物质世界。主观意识也是同理。时间也是同理。也就是说,你所认为的客观物质,主观意识和时间都是局限于你作为人类所感知的主观层面因素,是有别的和你处于同一空间的未命名文明的。聪明如你,就会发现以上三个主观层面的因素里,只有主观意识才是真正属于你个人世界的,能自我把控的,客观物质和时间都是集体意识的反射体,不以你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谈谈我的第二点认识,关于人生观的感悟。
生而为人,自然有了对人生观的认识。那么,对人生观的理解,其实也很简单,也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是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所以,如果你GET到前文所说的世界观,你会发现人生是很渺茫和卑微的,在浩瀚的宇宙长河中,你不过是一颗流星划过,转眼即逝,甚至,连前进的方向和速度都不能控制。但是,这不是告诉我们要陷入悲观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是,我们要坦然接受这种客观上的卑微,这才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你知道人和万物刍狗的区别吗?在自然中,人类论力量论个头论资历都不是最强的,为什么反而是最高贵的呢?
这两个简单的问题,说明了哲学层面上人的本质。人之所以因为生而为人而高贵,是因为人具有独特的主观意识。在四维世界的四个维度的轴上,主观意识也是我们作为卑微的个体唯一能自我控制的东西。客观物质属于你吗?它不属于你,因为它是客观的,你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你所能拥有的,不过是短暂拥有客观物质的感觉;时间它属于你吗?它也不属于你,它不过是人类的错觉,是不存在的,是人类集体意识强作用于客观物质的产物,你所能感知的,不过是获得对时间的认知和感受;空间它属于你吗?它更不属于你了,因为属于公有域,连人类都没有所有权,更别说作为个体的你?这时候,你好想反问我:
“你说我买了车买了房,产权上写的就是我名字,这个车子作为客观物质它难道不属于我吗?这个房子的空间难道他不属于我吗?”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俗,从更高一个维度来思考,也有点幼稚,其本质上,你买了车,这个车子并不属于你,属于你的是你拥有对这个车子所属权和使用权的感觉,是跟你同一维度文明对这个车子的公共认识的感觉指向这个车子属于你,简而言之,这个属于是主观的,是人类集体感觉对你现存感觉的一种认可。因为这个车子作为客观物质的一部分,是不可否认不能分割的,是独立存在的,更别谈它是属于谁的了。房子的道理也是这样的。这个道理有点类似比特币或块数据的概念。
所以,人类的独特性在于人类的主观意识,换言之,人活着,就活在一种感觉里。这种感觉和其他生命体是相似的,是不可心灵相通,互相感知的。除了这个自我感觉,你对其他东西不仅不可把控,甚至是一无所有的。比如,剧中的小主人公米格从小就执着热爱音乐,正是因为他把自己想象成音乐家的梦想的感觉,才让他在家族世代禁止族人接触音乐的强大压力和背景下,开始了一段神秘的寻梦之旅。太奶奶COCO也正是因为一直念叨着“爸爸”这个悬疑,让我们发现,在自己病若游丝,一息尚存,还一直记得那一首他爸爸小时候给她唱的《remmer me》,也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一般的感觉,才让我们看到大团圆中的结局。甚至,剧中的反面人物,歌神德拉克斯也正是太享受这种万人敬仰,歌迷无数的感觉,才有用毒酒杀死自己的拍档的念头和行动,也才会在即将被揭露自己的丑陋面目时陷入疯狂状态。
感觉感觉,是由感(感知)和觉(觉悟)二字所构成的,感是感性认识,觉是理性认识,感是觉的前提,觉是感的结果。所以,感升华成觉,是感觉的本源。如果在深入一个层次追本溯源,你会发现,感性认识依生发的层次而言,其实是由感觉,知觉和表象构成的,而感觉的本质是七情六欲,再往更深的层次讲,是爱。因为七情六欲都是由爱生发而来的。
爱,其本质是情感的连接。
除了全剧所有表现的主题思想(我要放到最后写,所以这里不展开),还有两句台词是深深感动我的: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这首歌不是写给全世界的,是我写给我的女儿COCO的”
这两句话其实是说明两种形式的爱,一种是自己与你的全世界的人的博爱,一种是自己对所偏爱之人的私爱。从情感的角度说,我更偏向于对后一种爱。正如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道理一样,后一种爱更凝集,更集中,更纯洁,这种情感的连接具有更大的穿透力和正能量。
尤其是后一句话,使我想起柏拉图在《会饮》篇的阐述:
“但是,为什么要爱后代?”
“因为对于终有一死的生灵来说,只有养育后代才能取得永恒。如果像已承认的,爱是对善的永久占有,那么,所有人都必然希望像善一样永生不灭,从此意义上看,爱是永生的。”
有的唯物主义者又要跳出来来反驳了,比如拿敬仰的钱钟书大师的话来反驳我说:“世间哪有什么爱情,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并举例说,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体内的多巴胺,肾上腺素和睾丸激素发生化学作用的产物。而这种观念错就错在颠倒了缘起发生的顺序,本质上是情感驱动体内物质的变化,再反过来加深情感的印象的。
所以,最后要从这部动画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来谈一谈我所认识到的价值观。
该片的主要剧情是:小主角米格出生在以造鞋为业的家族中,从小就有音乐梦想的他一直遭到家族的抵制和约束,尤其一段特殊的奇缘,意外在亡灵节闯入亡灵世界,踏上了追求梦想与是去亲人的道路,通过自己的努力清洗了先辈的冤屈,让曾奶奶原谅了曾爷爷,让一家从修于好,也算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它所表现的主题应该那句话——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比死亡更恐怖的事是,被人遗忘。
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于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我们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大概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会有72人成为你的贵人,会有12人成为你最亲近的家人,会有6个人成为你最常联系的知己,但是,只有一个人会在人生旅途中陪你度过最长的余生。
在剧中,你发现,其所传达的一个道理是: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这一点我相信不少观众都能GET得到。但是,这句话之前还隐藏者一个道理是:梦想是比现实更重要的事情。人生没有梦想,安于现状的话,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所以,这部动画片传递给我们的第一个主题便是:人,才是这个世界上你最值得重视的事情。生而为人,人生本来就有限而短暂,要学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我感觉重要的人的身上,这才是人生价值所在。
传递给我们的第二个主题是:无形的东西的价值远远大于有形的东西,不要被我们的感官蒙蔽了,要学会用我们的心静静去感受。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传递给我们的第三个主题,也是终极主题,也就是文章标题是揭示的四个字:爱是永恒。
剧中所发生的一个大的文化背景是墨西哥的亡灵节,它是墨西哥人特别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他们认为离世的人并没有真正消失,还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他们的生活,在亡灵节这天,他们会来到现实世界和或者的人欢聚在一起。墨西哥人过亡灵节是积极向上和欢快的,比起对故人深沉的怀缅,更像是对当下生命的狂欢。我们之所以看到大团圆的大结局,太太爷爷埃克托没有终极死亡,从浅处看,是小主人公米格在最关键时刻唱起那首《remmber me》唤醒了太奶奶COCO的记忆;从更深处看,是太太奶奶选择了对太太爷爷的原谅。因为之前家族里,所有对音乐的诅咒,都是源于太太奶奶对太太爷爷的误会和冤屈。当然,这是这个家族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两个重要人物。爱的传递,延续了我们有限的生命。这种情感的连接,从时间上分,在过去时是记忆,在现在时是体验,在将来时是遐思。
最后,我想用最近读到的一首最感动的小诗作结: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慕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思语屋 » 爱是永恒:致2018 ——《寻梦环游记》观后感